成语拼音:màn shān biàn yě
成语解释: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成语出处:冰心《颂“一团火”》:“这星罗棋布、漫天遍野的一团团火光,会把我们新的万里征途,照耀得多么光明,多么灿烂!”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形容多
繁体字形:漫天遍野
英文翻译:all over the mountains and plains
漫:1.到处都是;遍:漫山遍野。黄沙漫天。漫天大雾。2.广阔;长:漫长。长夜漫漫。3.不受约束;随便:散漫。漫谈。漫无限制。漫无目的。4.莫;不要:漫道。漫说。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遍:1.满;布满: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满山遍野。2.量词。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为一遍:看了三遍。
野:1.野外:旷野。野地。野火。野战。2.界限:视野。分野。3.指不当政的地位(跟“朝”相对):下野。在野。4.属性词。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家”相对):野兽。野兔。野菜。野花。野草。5.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野蛮。粗野。撒野。这人说话太野。6.不受约束:野性。放了几天假,心都玩野了。7.姓。
提到"漫天遍野"这个成语,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蝗虫过境的场景。其实这个成语本意是指某种事物数量极多、分布极广,就像布满天空和原野。比如冬季的哈尔滨,鹅毛大雪纷飞时,确实会让人产生"雪片漫天遍野"的直观感受。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具体事物吗?其实不然。在描写网络时代的谣言传播时,我们也可以说"各类不实信息在社交平台漫天遍野"。这样的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核心意象,又赋予了时代特征。记得去年某明星绯闻事件中,我的朋友圈突然涌出十几个版本的说法,简直像蒲公英的种子四处飘散。
关于成语的适用尺度,有个有趣的现象。同样形容数量多,"铺天盖地"侧重来势汹汹的压迫感,而"漫天遍野"更多表现持续存在的覆盖感。就像春天北京街头,柳絮飞扬用前者更贴切,而深秋银杏落叶铺满人行道,用后者更符合悠然飘落的意境。
在当代语境下,我发现这个成语开始被年轻人创新使用。前些天在游戏论坛看到这样的句子:"新版本更新后,外挂脚本漫天遍野"。这种突破传统用法的尝试,既保留了成语的生动性,又准确传达了玩家们的无奈情绪。语言的生命力或许正体现在这种与时俱进的演变中。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类成语要避免"贴标签"式套用。上周帮邻居修改演讲稿,原句写"创业者的热情漫天遍野",就显得有些生硬。后来调整为"创业者的热情如春草萌发,遍及城市每个角落",既保留原有意象,又增加了画面层次感。
当我们站在敦煌鸣沙山远眺,真正理解"黄沙漫天遍野"的壮阔时,才会发现这个成语承载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或许下次见到类似景象时,我们不仅能准确使用成语,还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时空尺度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