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àn tiān jiào jià
成语解释:犹漫天要价。
成语出处:川剧《谭记儿》第四场:“若是旁人呢?我就漫天叫价;是大人吗,就不用你就地还钱,奴家分文不取,权当与大人接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无限度地乱开价码
繁体字形:漫天叫價
英文翻译:price oneself out of the market
漫:1.到处都是;遍:漫山遍野。黄沙漫天。漫天大雾。2.广阔;长:漫长。长夜漫漫。3.不受约束;随便:散漫。漫谈。漫无限制。漫无目的。4.莫;不要:漫道。漫说。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叫:呼喊:叫喊。叫嚣(呼喊,吵闹)。叫阵。叫座(戏曲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叫苦不迭。鸣冤叫屈。
价:[jià]1.价格:物价。调价。物美价廉。无价之宝。这个价可不贵。2.价值:等价交换。3.化合价的简称:氢是一价的元素。4.姓。[jie]用在某些状语的后面:成天价忙。震天价响。[jiè]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漫天叫价”的情况——比如菜市场里的小贩指着几颗青菜喊出“50元一斤”,或是二手平台上有人把旧手机标价高出市场价三倍。这种“狮子大开口”的行为,究竟藏着什么门道?
举个真实场景:旅游区的纪念品店。老板拿着一个普通木雕对游客说:“这可是百年老树雕刻的,3800元不还价!”游客心里嘀咕:“这木头真值这么多?”其实,漫天叫价往往利用信息差。卖家知道游客不了解当地物价,又抓住了“来都来了”的消费心理,用夸张的故事包装商品价值。这时候,买家只要多问几家店铺,或提前查查攻略,就能轻松绕开陷阱。
再比如房屋中介推荐学区房时,把每平米价格喊得比周边高40%。这时候要问:是真有稀缺资源,还是制造焦虑?我曾亲历中介将老破小说成“古董级建筑”,结果发现同小区类似房源价格低得多。这种时候,保持冷静、查阅历史成交数据比冲动下单更重要。
为什么有人明知价格虚高还要尝试?从卖家角度看,这其实是种“价格锚定”策略。就像商场先标高价再打折,让买家产生捡便宜的错觉。有次我想买茶具,商家开价2000元,最后600元成交时,我竟觉得自己赚到了——殊不知这茶具的实际价值可能更低。
面对漫天要价,最有效的武器是“对比思维”。上周朋友在夜市看中手工皮包,摊主开价800元。她当场掏出手机查电商平台,发现类似款式均价300元,最终成功砍到合理价位。信息透明的时代,我们完全不必被虚高标价吓退。
市场交易本质上是价值认知的博弈。当遇到离谱报价时,不妨把它看作谈判的起点而非终点。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价值判断力——知道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什么是人为制造的泡沫。毕竟,聪明的消费者懂得用知识给商品“称重”,而不是被数字游戏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