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àn dì màn tiān
成语解释:漫:满。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成语出处: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扑头扑面,雪拥就浪千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漫地漫天
英文翻译:All over the world
漫:1.到处都是;遍:漫山遍野。黄沙漫天。漫天大雾。2.广阔;长:漫长。长夜漫漫。3.不受约束;随便:散漫。漫谈。漫无限制。漫无目的。4.莫;不要:漫道。漫说。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漫:1.到处都是;遍:漫山遍野。黄沙漫天。漫天大雾。2.广阔;长:漫长。长夜漫漫。3.不受约束;随便:散漫。漫谈。漫无限制。漫无目的。4.莫;不要:漫道。漫说。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漫地漫天的柳絮飘在春风里,像一场温柔的雪。有人问:“这成语到底用在哪里合适?”其实当某种事物不受控制地扩散、覆盖大部分空间时,用“漫地漫天”就特别形象。比如老张看着窗外感叹:“这拆迁工地的尘土啊,真是漫地漫天地往屋里钻。”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种形容会不会太夸张?”其实成语的价值就在于用画面感传递情绪。去年小区翻新外墙时,脚手架上的防尘网被大风吹破,白色塑料布挂满树枝,邻居们在业主群里发照片吐槽:“简直漫地漫天的‘蜘蛛网’!”这种集体共鸣恰好说明了成语的生命力。
最近直播带货火热,有朋友问我:“现在都说流量为王,和漫地漫天有关系吗?”仔细想想还真有共通之处——当某个网红产品突然铺满所有社交平台,就像春天油菜花漫地漫天地开遍山野。不过我倒觉得,这种爆发式传播就像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关键还是看产品能不能扎根。
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去乡下收麦子,拖拉机开过的地方总会惊起大片飞虫。爷爷眯着眼说:“这虫子漫地漫天的,倒像是给庄稼加餐。”现在想来,老人家是把烦心事说成了俏皮话。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换个视角看,成语也能焕发新意——比如暴雨前的乌云,既可以说“黑云压城”,也能比作“漫地漫天的水墨画”。
前几天看科技报道说卫星互联网要覆盖全球,突然觉得“漫地漫天”有了未来感。当无数微型卫星在近地轨道组成星链,就像给地球织了张会发光的网。这种人类创造的“星空幕布”,或许正是古老成语在现代的延伸注解。
有读者问:“用多会不会审美疲劳?”我倒觉得关键在于用得巧。就像炒菜放盐,撒均匀才有味。上周路过新建的LED广告街,整条路的电子屏同步播放着航天宣传片,那种视觉冲击确实配得上“漫地漫天的星河坠落人间”的形容。好的语言表达,本就应该跟着时代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