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g xīn pò dǎn
成语解释:谓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也,必使是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恐惧时
繁体字形:驚心破膽
英文翻译:heart startled and gallbladder broken -- extremely frightened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惊心破胆”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咱们先拆解字面意思——心被吓到颤抖,胆被震到破碎,形容极度恐惧的状态。但光解释不够直观,来看几个生活化的例子。
比如老张第一次坐过山车,从最高点俯冲时,他死死抓住扶手,脸都白了。下来后他喘着气说:“这玩意儿真是惊心破胆,我五脏六腑都要飞出来了!”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本义,又用具体情境让画面感扑面而来。
有人问:这成语只能描述物理惊吓吗?当然不是。职场新人小王收到老板半夜发来的“紧急会议通知”,顿时觉得惊心破胆,连夜改方案到三点。这种心理层面的高压状态,用这个成语同样贴切。
我发现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常带着点自嘲意味。就像朋友在群里吐槽:“刚关灯准备睡觉,衣柜里突然掉出个衣架,真给我惊心破胆三秒钟。”这种日常小惊吓的夸张表达,反而让成语更接地气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自带“冲击感”。用它描述看恐怖片的感受,就比单纯说“吓人”更有层次——不仅是害怕,更像被恐惧穿透了身心。下次形容强烈震撼时,不妨试试这个四字利器。
说到底,成语就像文化基因,总能在新场景里焕发活力。当我们用“惊心破胆”描述虚拟现实游戏、股票暴跌或者突发事件时,老祖宗留下的语言瑰宝,正在键盘敲击声中完成它的时代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