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è gǔ míng xīn
成语解释: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成语出处: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刻骨銘心
英文翻译:imprint is engraved on my heart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克”。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铭:1.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鞭策、勉励自己的文字(写出或刻出):墓志铭。砚铭。座右铭。2.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比喻深刻记住:铭功。铭心。铭肌镂骨(比喻感恩极深)。铭诸肺腑(比喻永记不忘)。3.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件事明明过去好几年了,回忆起来每个细节都像昨天刚发生?这就是"刻骨铭心"的真实写照。比如邻居张叔总说,女儿考上清华那天,考场外梧桐叶被风吹起的样子,至今闭眼就能看见。
为什么有些记忆像用刀刻在骨头上?科学家发现,当事件伴随强烈情绪时,大脑会启动"记忆加固程序"。就像去年疫情放开后,我和家人戴着N95去医院看急诊,消毒水混着寒风的味道,这辈子都忘不掉。
说到刻骨铭心,有人觉得必须是大事。其实不然,同事小王说他最清晰的记忆,是初中暗恋的女生把橡皮借给他时,阳光正好照在她小指的美人痣上。看,重要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情感浓度。
负面记忆也需要被记住吗?当然。前年我创业失败,现在看到咖啡厅里讨论方案的年轻人,胸口还会抽痛。但这些"精神疤痕"反而成了防火墙,让我在签新合同时更谨慎地审阅每个条款。
最近在社区做志愿者时发现,独居老人最常念叨的,往往是子女小时候的糗事。他们用这种"记忆反刍"对抗孤独,就像把珍藏的老照片拿出来反复擦拭。这种主动选择的刻骨铭心,其实是种生存智慧。
说到底,我们的记忆像个智能筛子。它自动过滤掉日常的鸡零狗碎,却把那些教会我们成长、给予我们力量的特殊时刻,像琥珀里的昆虫般完整保存。与其等待命运安排难忘瞬间,不如主动给家人写封信,或者去山顶等场日出——毕竟最鲜活的记忆,往往诞生于有意识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