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sǐ yōu guān
成语解释: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成语出处:《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的紧急
繁体字形:生死攸關
英文翻译:be a life-and-death matter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攸:1.所:责有攸归。利害攸关。2.姓。
关:1.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关窗户。把抽屉关上。2.使机器等停止运转;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关机。关灯。关电视。3.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犯人的。4.(企业等)倒闭;歇业:有一年,镇上关了好几家店铺。5.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防。山海关。嘉峪关。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关去。6.城门外附近的地区:城关。北关。关厢。7.门闩:门插关儿。斩关落锁。8.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海关。关税。9.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关。只要突破这一关,就好办了。10.姓。
“生死攸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某件事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或毁灭。比如医生在手术台上抢救大出血的病人时,每一秒的操作都“生死攸关”——这里不是夸张,而是字面意义上的“生与死就在这个决定之间”。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和平年代,哪来那么多生死攸关的场景?”其实这个成语在现代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去年某科技公司核心服务器突发故障,整个团队连续奋战48小时修复数据,事后CEO说:“当时如果数据无法恢复,公司可能倒闭,这确实是生死攸关的48小时。”这里的关键在于,成语强调的不仅是物理层面的生死,更延伸到事业、理想等抽象层面的存续。
有个有趣的对比:同样是危急时刻,“千钧一发”侧重时间紧迫性,而“生死攸关”更强调结果的决定性。比如登山者遇到雪崩,选择向左逃还是向右躲是“生死攸关”的抉择,而绳索即将断裂的瞬间才是“千钧一发”。这种细微差别,正是汉语成语的精妙所在。
我个人认为,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抓住“攸关”二字。它不像“事关重大”那样模糊,而是明确指向两个极端结果。就像下象棋时的将军时刻,移动某个棋子将直接决定整盘棋的胜负。现代人面对重大职业选择时,其实也在经历某种程度的“生死攸关”,只不过这里的“生死”变成了人生轨迹的彻底改变。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我们不必时刻把“生死攸关”挂在嘴边,但遇到真正重要的抉择时,这个成语能帮助我们准确表达处境。就像航海时看到灯塔,这个词本身就是语言中的航标,提醒人们此刻需要拿出最大的专注和勇气。下次面临重大决定,不妨问问自己:这个选择真的到了生死攸关的程度吗?答案往往会让人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