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ng
  • xià
  • tóng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àng xià tóng xīn

成语解释:上下一心。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自成虽然新遭大败,但此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加之重要将领均在,上下同心,亲密无向,又善于整饬军纪,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重振旗鼓不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上下同心

英文翻译:in unison

上下同心的意思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上下同心”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合适?举个例子:一家创业公司资金链断裂时,老板主动停发自己工资,员工也自愿加班赶项目,最终渡过难关。这种管理层与基层共同承担风险、齐心协力的状态,正是“上下同心”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上下同心的关键是什么?核心在于“目标对齐”。就像龙舟比赛,鼓手与划手节奏同步,舵手与队员方向一致,只有每个环节都聚焦终点线,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反观某些企业,领导喊着转型口号,员工却忙着应付KPI,这种割裂状态自然与成语内涵背道而驰。

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适用这个概念。父母要求孩子少玩手机,自己却机不离手,这样的教育注定事倍功半。但若全家约定“阅读时间”,大人放下工作,孩子合上平板,共享书香时刻,这种家庭版的上下同心,往往比单纯说教更有说服力。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上下”关系早已突破传统层级。社区志愿者与居民共同美化环境,网友自发为公益项目传播助力,这些打破身份界限的协作模式,都在扩展着成语的外延。当每个参与者都视自己为共同体的一部分,就会自然产生“双向奔赴”的默契。

观察城市防汛工作会发现有趣现象:暴雨预警时,市政部门提前疏通管道,物业逐户提醒居民,外卖平台调整配送范围,普通市民主动分享路况信息。这种多主体自发协作形成的防护网,正是当代社会对“上下同心”的创造性实践。

理解这个成语不必拘泥于字面。它更像块多棱镜,不同角度折射出协作的本质——当目标共识转化为行动共振,不同位置的人都能成为推动集体向前的齿轮。这种力量,或许就是我们应对复杂挑战时最可靠的“压舱石”。

上下同心的造句

  1. 造句 需要我们上下同心,明确共同的责任使命,每位员工都应恪尽职守、勇担责任。
  2. 造句 事业在与人。潜心研究,上下同心协力,戒骄戒躁,心存感激。
  3. 造句 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4. 造句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诚信务实,上下同心协力,以高品质产品回报客户。
  5. 造句 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抗震救灾。
  6. 造句 今日之事传出,我楚国必是群情激愤,军民上下同心戮力,只消朝廷下令伐梁,后果怕是你这小小使臣担待不起。
  7. 造句 人多乱,嘴多饭,资源用尽地球颤,稳民生,提发展,晚婚优育国家安,促国力,把运转,控制人口很关键,齐倡导,共谏言,上下同心家合欢。世界人口日,祝你少生孩子多致富,快快走上。
  8. 造句 泱泱中华历史千年,风霜雨雪坎坷不断,后有伟人艰苦卓越,成就中华千秋伟业。如今沧桑90年过,上下同心幸福生活,祝愿华夏永立鳌头,再奏创业胜利凯歌。
  9. 造句 创造世界公认的品牌世界公认的品质',本公司将凭着自己的才智和信心,上下同心协力,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10. 造句 只是听说宋人文恬武嬉,军威倒是极弱,如今蒙古人兵盛,且全民皆兵,又上下同心,西夏与金国灭国不远,早晚也会南下攻打宋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