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ǔ sǐ bù huǐ
成语解释: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形容意志坚定
繁体字形:九死不悔
英文翻译:persistent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悔:1.觉悟到自己过去做得不对:后悔。悔过。2.古指灾祸。
“九死不悔”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咱们先看个例子吧。
老张创业五年间,公司三次濒临倒闭,供应商跑路、员工集体辞职、仓库意外失火,这些事随便摊上一件都够普通人崩溃的。但他说:“产品定位没错,市场需要时间验证。”后来智能家居风口来临,他的智能插座成了行业标杆。这就是典型的九死不悔——明明在鬼门关前反复横跳,还死咬着初心不松口。
有人可能要问:这不就是固执吗?其实两者差别就像牛油果核和花岗岩。固执是“我不管我就要”,九死不悔是“我算过账本了,现在认输才是真亏”。你看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修复师,在沙漠里一待二十年,颜料配方试错上千次,这种坚持背后是经过验证的信念。
现代职场里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小美在广告公司提案连续被否七次,客户说“我们要的不是毕加索是二维码”。她第八次拿着改版方案,把艺术表达和扫码功能做了视觉融合,最终拿下年度创意大奖。这种在否定声中迭代的坚持,可比闷头硬闯聪明多了。
有人质疑:现代社会还值得这么拼吗?我倒觉得,九死不悔不是教人当苦行僧,而是像打游戏存档点机制。真正的坚持者都懂阶段性调整,就像登山者会根据天气换路线,但山顶坐标始终在导航仪里闪着红光。关键是分清楚什么时候该死磕技术参数,什么时候该换电池续航。
最近看到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直播间里教人“快速成功”的课程卖得火热,但真正做成事儿的,往往还是那些在细分领域默默耕耘的。有个做手工皮具的小伙子,前三年淘宝店月销不过十单,现在定制订单排到明年秋天。你看他工作室墙上挂着的九个大字特别醒目——方向没错就继续熬着。
话说回来,这种精神是不是有点反人性?其实就像健身,开始那二十天浑身酸痛,等肌肉记忆形成了,不练反而难受。重要的是找到那个让你甘心“受虐”的长期目标。毕竟,真正的坚持从来不是咬牙切齿的苦情戏,而是像老茶客品陈年普洱,越泡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