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áng
  • sǒng
  • 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áng sǒng bù ān

成语解释: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不安

繁体字形:惶悚不安

英文翻译:Panic and uneasiness

惶悚不安的意思

惶:恐惧:惶恐。惊惶。

悚:害怕;恐惧:惶悚。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成语评论

惶悚不安”这个词,听着就让人心里发紧。比如老张第一次上台演讲前,手心冒汗、眼神飘忽,坐立难安得像被火烤的蚂蚁。这种状态是不是很像考试前发现自己没复习完的你?

为什么会用“惶悚不安”形容这种场景?其实它精准捕捉了人对未知结果的恐惧。就像半夜听到门外有异响,明明知道可能是风声,却忍不住脑补各种危险画面——这种悬而未决的焦虑,正是成语的核心。

有意思的是,惶悚不安未必全是坏事。去年公司组织户外拓展,小王抓着悬崖速降的绳索时双腿打颤,但完成挑战后他反倒成了团队里最活跃的。这说明适度焦虑能激发潜能,就像紧绷的弓弦能射得更远。

有人问:这和“忐忑不安”有什么区别?打个比方,惶悚像深夜独行时背后传来的脚步声,带着危机感;忐忑更像等待体检报告时的反复纠结,两者都是不安,但触发点不同。

现代人手机电量低于20%就心慌,算不算新型惶悚不安?我倒觉得这是人类对失控的本能抗拒。就像古人怕打雷闪电,我们怕断网断电,时代在变,焦虑的载体也在迭代。

下次感到惶悚不安时,不妨把它当作身体发出的信号灯。深呼吸三次,把飘忽的担忧转化成具体行动清单,你会发现:当双脚踩在解决问题的台阶上,惶悚感自然变成了向上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