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ǐ zú ér mián
成语解释:脚与脚相触地同睡在一张床上。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抵足而瞑
英文翻译:share the same bed
抵:1.支撑:抵住门别让风刮开。他用手抵着下巴颏儿。2.抵挡;抵抗:抵制。3.抵偿:抵命。4.抵押:用房屋做抵。5.抵消:收支相抵。6.相当;能代替:一个抵两个。7.抵达;到:平安抵京。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眠:1.睡眠:失眠。安眠。长眠(指死亡)。2.某些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不动不吃:冬眠。蚕三眠了。
哎哟,你听说过“抵足而眠”这成语吗?说白了,就是俩人关系铁到能脚碰脚睡一张床,够亲密的吧!比如老张和老李创业那会儿,穷得只能挤在仓库打地铺,你瞅瞅,这不就是抵足而眠的真实写照?关键问题是,这成语到底想表达啥?其实啊,它不光是说物理上的亲近,更强调那种掏心掏肺的信任感。
再举个栗子,三国里刘关张哥仨刚创业那阵儿,连被褥都不够分。刘备大手一挥:“二弟三弟,咱仨挤挤暖和!”你品,这场景是不是把“同甘共苦”演活了?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现代社会还用得上这词吗?嘿!现在年轻人合租拼床不也常见?上礼拜我室友感冒,我主动让了半张床,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抵足而眠?
不过说实在的,现在人更习惯线上腻歪。昨儿个瞅见俩网友面基,见面就熊抱,晚上还非挤单人床开黑。要我说啊,这种毫无距离感的相处方式,骨子里还是抵足而眠的精神传承。别看现在沟通方式花里胡哨,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啊,说到底还得靠实打实的亲近。
最后唠句掏心窝的话,能跟你抵足而眠的主儿,这辈子碰不上几个。就像去年我跟发小自驾游,车抛锚在荒郊野岭,寒冬腊月只能裹着睡袋腿贴腿取暖。这种过命的交情,可比微信里999+的聊天记录瓷实多了。所以啊,遇到能跟你抵足而眠的人,可得当宝贝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