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sǐ yǒu mìng
成语解释: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药物,所能损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宿命论
繁体字形:生死有命
英文翻译:Life and death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人熬夜加班突然猝死,有人遭遇车祸却奇迹生还。这时候总有人摇头感叹“生死有命”,仿佛一切早已注定。但这句话真的只是宿命论的说辞吗?
这个成语从何而来?“生死有命”最早见于《论语·颜渊》,朱熹注解时提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原意是劝人不要为超出掌控范围的事情焦虑。就像农民无法决定天气,但依然会按时播种,这种认知反而能让人保持行动力。
核心问题:相信命运是否等于躺平?这里有个有趣的悖论:我邻居张叔查出早期胃癌后,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放弃治疗。他每天清晨练八段锦,按时复查,五年过去依然精神矍铄。这让我突然明白,“尽人事”和“听天命”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知道有些事强求不来,反而能更专注地做好能控制的部分。
现代社会的另类解读:在焦虑泛滥的今天,这个成语更像是心理缓释剂。年轻人面对裁员危机时说“生死有命”,不是认命,而是在说“我接受最坏结果,但此刻仍要完善简历”;创业者产品失败后说“富贵在天”,其实在给自己重启的勇气——这种带着清醒认知的努力,反而比盲目乐观更有韧性。
个人观察:我发现相信“生死有命”的人往往有两种状态:要么彻底颓废,要么异常豁达。区别在于是否区分了“可控项”和“不可控项”。就像台风天出门,带伞是可控的,被广告牌砸中是不可控的——智慧的人会在出门前检查天气预报,同时坦然接受万分之一的意外。
二十岁那年亲眼目睹同学溺亡,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每逢重大抉择,我会做足120%的准备,然后告诉自己:若结果不如意,就当是命运给的剧本需要这个转折。这种思维方式,意外地让我在职场竞聘落选时,能更快调整状态投入新项目。
古人的智慧穿越千年依然闪光,或许就在于它用四个字道破了生活的本质:像水手一样掌控航向,像诗人一样接纳风雨。当我们不再把“生死有命”当作逃避的借口,而是转化为清醒前行的底气,每个平凡的日子都会透着通透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