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i tóu rú xīn,qīng gài rú gù
成语解释:白头: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成语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的交情
繁体字形: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英文翻译:As new as white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盖:[gài]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2.伞:雨盖。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4.压倒,超过:盖世无双。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6.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7.造(房子):盖楼。翻盖。8.方言虚词(a.发语词,如“盖闻”;b.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c.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2.姓。盖[盖,读音作gě(ㄍㄜˇ)、亦可读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哎,你说“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这俩成语,乍一听是不是有点绕?咱们先拆开看看哈。比如老张和老王当了二十年邻居,平时见面也就点头问好,连对方生日都不知道——这就叫“白头如新”,对吧?明明认识大半辈子,交情却跟新认识似的。
那“倾盖如故”呢?举个现成例子,小美旅行时在高铁上遇到个陌生人,结果聊了半小时发现都喜欢养多肉植物,下车时直接约着去花卉市场了。你看,车盖都没来得及合上(倾盖)就成朋友了,这不就是“一见如故”的升级版嘛!
这时候你肯定要问:为啥有人处几十年还是泛泛之交,有人刚认识就能掏心窝子?要我说啊,这事儿就跟穿鞋一样——合不合脚,真不是时间长短能决定的。有些人天生频道对不上,硬处反而尴尬;有些人磁场一碰就契合,三句话就能聊到人生理想。
拿我自个儿经历来说,之前参加行业会议认识个同行。原本以为就是换个名片的关系,结果午饭时聊起科幻电影,好家伙,直接从《三体》聊到量子物理,把下午的会议都翘了。现在想起来,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倾盖如故”吗?
不过话说回来,“白头如新”也不见得是坏事。像我们小区物业的老李,虽然打交道十年也没私下吃过饭,但每次水管爆了人家随叫随到。这种保持适当距离的关系,反而让生活更轻松,你说是吧?
说到底,人际关系这玩意儿真没标准答案。有人像陈年老酒越酿越香,有人像新鲜水果要及时享用。关键得明白:时间长短不是衡量感情深浅的尺子,真心实意的互动才是硬道理。就像我妈总说的:“交朋友这事儿,讲究个水到渠成,强扭的瓜不甜呐!”
最近看社交媒体上总有人焦虑“无效社交”,我倒觉得不妨换个角度想。无论是“白头如新”的淡然相处,还是“倾盖如故”的激情碰撞,本质上都是生活的不同调味料。就像吃火锅,有人爱涮毛肚的爽脆,有人就喜欢冻豆腐吸饱汤汁的绵密,你说哪个更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