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sè bù dòng
成语解释:神色:神情面容。遇到意外或紧张的情势,能镇静对待,表情不变。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遇到意外或紧张
繁体字形:神色不動
英文翻译:be calm in undertaking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神色不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突发状况下保持镇定,表情和姿态都不显慌乱。比如:公司会议上,老板突然宣布裁员名单,小王虽然名字在列,却神色不动地听完通知,甚至主动起身和同事握手道别。这种反应让在场的人既惊讶又佩服。
有人可能会问:“遇到这么大的打击,真有人能做到完全不露情绪吗?”其实,“神色不动”不一定是压抑情绪,更多是内心快速调整后的结果。就像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学霸会先深呼吸,把注意力转到会做的题目上——这种“战略性镇定”反而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我曾在医院见过更生动的例子。急诊室里,家属抱着满脸是血的孩子冲进来,接诊的医生边检查伤口边柔声安慰:“宝宝真勇敢,我们马上帮你把‘小花脸’变回来哦。”白大褂上的血渍和轻柔的语气形成强烈对比,正是“神色不动”的最佳诠释——专业素养让他在高压环境下依然保持清晰的判断力。
现代人常说要“管理情绪”,但过分控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东晋名将谢安下棋时接到淝水之战捷报,看完战报继续落子,直到客人追问才淡淡说:“小儿辈大破贼。”这种“神色不动”背后,其实是把情绪延迟释放——既维持了社交场合的体面,又给内心留出了消化空间。
观察职场中的优秀管理者会发现,他们处理危机时往往有个共同点:语速会刻意放慢0.5倍,手指不会无意识敲击桌面,这些细节构筑的沉稳气场,比强行板着脸更有说服力。下次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妨试试先把手机倒扣在桌面,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帮你快速进入“神色不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