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ěr wén mù dǔ
成语解释: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成语出处: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用于亲眼所见
繁体字形:耳聞目覩
英文翻译:what one sees and hears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睹:看见:耳闻目睹。有目共睹。熟视无睹。睹物思人。
哎,各位老铁,今儿咱们聊聊“耳闻目睹”这成语,它到底咋用才接地气呢?举个栗子吧:老张去菜市场买菜,耳闻目睹小贩和顾客因为缺斤少两吵得脸红脖子粗,回家就跟媳妇感慨:“现在做生意啊,诚信可不能丢!”你看,这词儿是不是特适合描述亲身经历的事儿?
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了:“那‘耳闻目睹’和‘道听途说’有啥区别啊?”嘿,问得好!前者强调自己亲耳听、亲眼见,比如小王在办公室耳闻目睹经理熬夜改方案,立马跑去给同事传话:“经理这回可是动真格的了!”而后者多半是二手消息,像大妈们聊八卦那种“我听隔壁老王说...”可就不算数咯。
话说回来,这成语在生活里咋灵活运用?举个真实场景:上个月我去古镇旅游,耳闻目睹导游讲解百年老宅的历史,屋檐上的雕花、墙角的青苔突然就有了故事。这时候要是掏出手机拍视频,配上句“今天我在这儿耳闻目睹了时光的痕迹”,朋友圈文案档次蹭蹭涨!(偷偷说句,我发现现在年轻人更爱用短视频记录“耳闻目睹”的瞬间,这事儿挺有意思)
再问个关键问题:“用这成语要注意啥?”个人觉得啊,重点在真实性!就像上周开会,同事老李非要扯什么“我耳闻目睹外星人降落”,结果被领导当场怼:“你咋不去写科幻小说?”所以啊,用这词得确保是亲身经历,要不然可就闹笑话了。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儿:生活里处处是素材。昨儿在公园瞧见大爷们下棋,耳闻目睹他们为一步棋争得唾沫横飞,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市井百态么?要我说啊,咱们得多观察多体会,这些接地气的场景可比书本例子生动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