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ěr
  • wén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ěr wén yǎn dǔ

成语解释: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成语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亲眼所见

繁体字形:耳聞眼覩

英文翻译:Hearing, hearing, seeing

耳闻眼睹的意思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睹:看见:耳闻目睹。有目共睹。熟视无睹。睹物思人。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成语“耳闻眼睹”怎么用!说白了,这词儿就是形容“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儿,比道听途说更靠谱。举个栗子,你朋友说某家火锅店特难吃,但你自己去尝了才发现味道一绝——这不就是典型的“耳闻不如眼睹”嘛!

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啥区别?”好问题!其实核心都在强调亲身经历的重要性,不过“耳闻眼睹”更突出感官的双重验证。就像上周我逛菜市场,听说新来的鱼贩缺斤少两,结果蹲那儿观察半小时,发现人家秤砣准得很,谣言当场不攻自破。

再整点接地气的例子。比如你家娃突然说不想上学了,这时候千万别急着教训。咱得先“耳闻眼睹”搞清状况:是作业太难?同学矛盾?还是单纯想逃课打游戏?我邻居老王就吃过这亏,后来发现孩子原来是被选进了校篮球队,训练太累才闹情绪。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嘀咕:“现在网络信息爆炸,还有必要亲自验证吗?”嘿!这正是我想说的!你看那些短视频里所谓的“网红景点”,滤镜一关全是照骗。上个月我去某“天空之镜”打卡,结果就一破水池子,气得我当场给差评。这年头啊,越是信息多越得“耳闻眼睹”辨真假。

最后唠句掏心窝的话:老祖宗留下的成语能流传千年,里头全是生活智慧。下次遇到重要事儿,别光听别人叭叭,自己迈开腿、睁大眼,保准少踩很多坑。记住咯,真相往往藏在“耳闻眼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