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ěr
  • wén
  • l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ěr wén mù lǎn

成语解释: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成语出处:唐 孙揆《灵应传》:“宝及晡方寤,耳闻目览,恍然如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所见所闻

繁体字形:耳聞目覽

英文翻译:Hearing, hearing and seeing

耳闻目览的意思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闻: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览:看:游览。展览。浏览。阅览。一览无余。

成语评论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唠唠成语“耳闻目览”咋用。您可能会问:“这词儿啥意思啊?跟‘耳闻目睹’有啥区别?” 嗐,说白了这就是“耳朵听过的,眼睛看过的”,专指获取信息的双重渠道。比如老张头买菜时听见街坊聊菜价涨了,转头又在超市价签上亲眼瞅见数字跳高,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耳闻目览”嘛!

那有人要问了:“现在都是短视频时代了,这老掉牙的成语还有啥用?” 您别说,还真有大讲究!您看小王刷到网红店推荐视频,这不就是“耳闻”?等周末排两小时队亲眼看到实物,这就是“目览”。结果发现实物跟视频差老鼻子了——您瞧,这不正好用“耳闻目览”来形容信息验证的过程?

要我说啊,现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耳闻目览”可比古代更重要。您想啊,网上动不动就“震惊体”标题党,光听别人说哪够使?就像前两天我刷到说城东新开了家神仙面馆,要不是昨儿下班顺道去瞅了眼,哪知道所谓“脸盆大的海碗”就比茶碗大一圈?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也不能光靠“耳闻目览”就下结论。您比方说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社区改造方案,我既参加了居民听证会,又仔细翻看了规划图。可最后拍板时才发现,图纸上标绿化的位置实际是配电房——得,看来还得“耳闻目览”加“刨根问底”才保险!

说到底啊,这个成语就像咱老百姓的生活指南。下次遇到新鲜事儿,别急着下结论,记住老祖宗的智慧:既要竖起耳朵听八方,又要擦亮眼睛看真切。毕竟这年头啊,眼见未必为实,耳听也未必是虚,关键还得把这两样揉巴揉巴,才能咂摸出真滋味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