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 xián xīng gōng
成语解释:谓荐举贤士功臣。
成语出处:《周礼·夏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贾公彥疏:“以臣有贤有功举之与官,则起邦国之内劝善乐业之心,使不惰废善业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進賢興功
英文翻译:Promoting the good and invigorating the good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兴:[xīng]1.兴盛;流行:复兴。新兴。现在已经不兴这种式样了。2.使盛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3.开始;发动;创立:兴办。兴工。兴利除弊。百废俱兴。4.起;起来:晨兴(早晨起来)。夙兴夜寐。5.准许(多用于否定式):说话要有根据,不兴胡说。6.或许:明天他也兴来,也兴不来。7.姓。[xìng]兴致;兴趣:豪兴。助兴。败兴。雅兴。游兴。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提到“进贤兴功”,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老掉牙的成语。但仔细想想,它背后的智慧真的过时了吗?比如某公司高管力排众议,坚持给年轻员工独立负责项目的机会,结果团队业绩翻倍——这不就是“推举贤能,成就大事”的鲜活案例?
这个成语具体怎么用?举个反例更容易理解:某部门主管总把重要工作揽在自己手里,结果团队人才流失严重。对比之下,“进贤兴功”强调的正是要敢于放手,让合适的人发光发热。就像篮球教练不会让中锋去投三分球,而是让每个队员发挥特长。
有趣的是,这个理念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适用。邻居张姐发现女儿有绘画天赋后,不再逼着她学奥数,转而支持参加艺术比赛,今年竟然拿了省级奖项。这种“识人之明”和“用人之智”,不就是成语精神的现代演绎吗?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容易被忽视的价值在于“动态平衡”。不是找到贤能就万事大吉,还需要持续创造让他们建功立业的环境。就像培育盆栽,既要选对品种,更要定期修剪施肥。工作中见过太多“招来人才却用成庸才”的案例,往往就败在后续的配套措施没跟上。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真正践行“进贤兴功”的团队,往往有种特别的氛围。新人敢提天马行空的点子,老员工乐于传授经验,领导更像搭建舞台的导演而非主演。这种良性循环下,个人成长与集体成就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就像春天播种时已预见秋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