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
  • xián
  • chù
  • 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n xián chù è

成语解释:犹言进贤黜佞。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送宪副君提学浙江序》:“进贤黜恶,励勤惩惰,恬退有奖,奔竞有罚,责之周而任之重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等

繁体字形:進賢黜惡

英文翻译:Advance the virtuous and dethrone the evil

进贤黜恶的意思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黜:降职;罢免;废除:黜退。罢黜。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成语评论

进贤黜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其实它的意思很实用:重用贤能的人,淘汰品行不端的人。举个例子,一家公司如果发现某个部门经理总是打压下属、私吞资源,而普通员工中却有踏实肯干的潜力股,这时候老板果断撤换经理、提拔新人,就是典型的“进贤黜恶”。这样一来,团队效率提升了,歪风邪气也刹住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古代帝王用的吧?现在普通人也用得上吗?”其实完全适用。比如小区业主委员会选举,如果发现某位委员长期不作为,却占着位置谋私利,大家投票选出热心公益、愿意付出的邻居,本质上就是在实践“进贤黜恶”。生活中的选择,往往就藏在这样的小事里。

再举个历史案例。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他重用魏征等直言敢谏的臣子,同时疏远阿谀奉承之辈,这种用人智慧让唐朝走向强盛。这说明,无论是国家还是小团队,想要良性发展,都需要持续优化人员结构——就像给花园定期除草施肥一样。

不过有个现实问题:怎么判断谁是“贤”,谁是“恶”?我的个人观察是,关键看行动而非言语。比如同事A总在开会时唱高调,但遇到难题就推脱;同事B平时话不多,但总默默补上别人漏掉的工作。时间一长,谁靠谱、谁滑头,明眼人自然能分辨。这时候如果领导能根据实际表现调整团队,组织的生命力就会越来越强。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背后其实藏着一种“动态优化”的思维。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定期更新,团队或组织也需要不断调整人员配置。与其抱怨环境不好,不如从自己身边开始,支持那些真正做事的人,远离消耗能量的人和事——这或许就是“进贤黜恶”在现代社会最接地气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