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
  • xián
  • jìn
  • n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n xián jìn néng

成语解释:犹言进贤任能。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器》:“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等

繁体字形:進賢進能

英文翻译:To promote talents and abilities

进贤进能的意思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2.姓。

成语评论

进贤进能”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某公司部门主管发现团队效率低下,主动向高层推荐了技术过硬的年轻同事担任项目负责人,结果团队业绩翻倍。这就是“进贤进能”的典型场景——把合适的人放在能发挥才能的位置上。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特意推举别人?自己留着机会不好吗?其实古人早就看透了,管仲被鲍叔牙举荐给齐桓公就是个活教材。若没有这种"让贤"的胸襟,齐国哪能成就霸业?现代职场里,懂得识别并扶持人才的领导,往往能带出更有战斗力的团队。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很多初创公司做大了就容易陷入"用人唯亲"的怪圈。这时候特别需要践行进贤进能,就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那样。不是谁资历老就适合当CTO,关键要看真本事。去年我们团队就破格提拔了入职两年的算法工程师做技术总监,现在整个研发效率提升了40%。

有人担心推举人才会威胁自己地位,这其实是格局问题。战国时期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正是靠这些能人帮他渡过多次危机。当代企业管理中,阿里推行"政委体系"、华为的"轮值CEO制度",本质上都是建立人才流动的良性机制。与其守着枯藤老树,不如培育新苗成林。

最近在读《史记》,发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特别有启发。领导者既要有识人的慧眼,更要有容人的雅量。我们公司去年开始实施"伯乐奖金",鼓励员工推荐优秀人才,新入职的30%核心岗位都来自内部推荐。这种制度设计,让进贤进能从个人品德变成了组织文化。

说到底,进贤进能不是搞慈善,而是最聪明的资源优化。就像组装电脑时不会把顶级显卡插在老主板上,用人也是这个道理。当团队里每个人都在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整个组织的能量才会呈指数级增长。这或许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这个古老智慧依然闪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