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 xián dá néng
成语解释:犹言进贤任能。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修文》:“进贤达能谓之大夫,敬上爱下谓之诸侯,天覆地载谓之天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选用人才
繁体字形:進賢達能
英文翻译:To be wise and capable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达:1.通;到。例:四通八达。抵达。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达事理。3.达到;实现:目的已达。达成协议。4.告知;表达:转达。传达。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耐”。2.姓。
什么是"进贤达能"?这个词乍一听有点古雅,但拆开来看就明白了。"进贤"指推举贤才,"达能"意为发挥才能,合起来就是让有本事的人站到合适的位置上。春秋时期管仲向齐桓公推荐隰朋治国的典故,就是最早的实践案例。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老观念吗?我们来看个真实案例。某科技公司CTO发现团队存在技术瓶颈,果断提拔了三位基层工程师担任项目组长。半年后,不仅产品迭代速度提升40%,团队离职率也下降了18%。这说明识别并重用人才,就像给机器更换优质齿轮,能让整个系统运转更高效。
个人认为,进贤达能最难的不是发现人才,而是破除固有偏见。曾见过某传统企业老板,宁愿高薪外聘经理,也不愿提拔跟了他十年的副总。结果新经理因不熟悉企业文化频频失误,那位副总最终带着团队集体跳槽。这个教训告诉我们:知人善任需要突破情感惯性,像园丁修剪盆栽那样冷静客观。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不妨从观察身边人开始。社区志愿者团队里,王阿姨擅长协调却不精财务,刚毕业的小张虽然腼腆但Excel用得溜。调整分工后,活动经费管理错误归零,居民满意度提升25%。这验证了《吕氏春秋》里的智慧:"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
当企业开始设置"人才发现奖",当学校推行"特长导师制",当社区建立"能人档案库",这些新实践正在赋予古老智慧新的生命力。或许下次团队遇到难题时,我们可以先别急着找外援,而是把目光投向那些默默发光的内秀之才。毕竟,千里马常有,而发现千里马的眼睛更需要时常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