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ōng bù lí pó

成语解释: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梦笔生花弦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公不離婆

英文翻译:The public does not leave the mother

公不离婆的意思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遭受。6.古同“”,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婆:1.年老的妇女:老太婆。2.丈夫的母亲:婆媳。3.旧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婆。巫婆。4.〈方〉祖母或与之同辈的妇女:婆婆。外婆(外祖母)。

成语评论

提到“公不离婆”,你可能会想到一对形影不离的老夫妻。比如邻居张爷爷和李奶奶,每天清晨买菜、傍晚散步总是一起行动。李奶奶常说:“他挑菜眼光差,我得盯着;我腿脚慢,他得等着。”这种互相补位的生活状态,不正是成语最生动的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强调个体独立,这个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仔细看看身边,年轻夫妻共同接送孩子的身影,创业搭档配合默契的工作场景,都在演绎新时代的“公不离婆”。就像小区门口早餐店的夫妻档,丈夫揉面妻子煎饼,油盐酱醋的日常里藏着最朴实的相互依存。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来形容非人物体的关系。比如我书房里的台灯和书架,暖黄灯光总把书脊照得发亮,少了哪样都显得不完整。这种奇妙的延伸提醒我们:任何事物都需要在关系中实现价值,就像齿轮必须咬合才能转动。

值得注意的是,“不离”不等于“捆绑”。见过一对退休教师夫妇,虽然每天形影不离,但老爷子练书法时老太太就在旁边读报,这种既相伴又保留个人空间的状态,或许才是亲密关系的理想模式。毕竟最好的陪伴,是让彼此都活得更自在。

看着公园长椅上互相递水杯的老夫妇,突然明白这个成语传递的不仅是陪伴的表象,更是岁月沉淀出的理解与包容。就像老茶壶配旧茶杯,用久了自然生出别人看不懂的默契。这种经年累月培养的共生关系,在快节奏的今天反而显得愈发珍贵。

公不离婆的造句

  1. 造句 看吧看吧!真的是公不离婆称不离砣!哈哈!
  2. 造句 一千五百余探马先军将士照例任前锋,簇拥公不离婆的主将夫妇,奉命赶赴城下撩拨敌军。
  3. 造句 都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端地是公不离婆,称不离砣,天天腻在一起,门当户对,臭味相投。
  4. 造句 秃子呢?你们不是秤不离砣,公不离婆的吗?
  5. 造句 他想了一下,对了,公不离婆秤不离砣,他决定去找容慧商量一下。
  6. 造句 两个人这公不离婆的架势,让秦岚心中美滋滋的,她以前多么想这样的生活啊,可是,刘雪松跟她只是名义上的夫妻罢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吃饭和做饭。
  7. 造句 那好吧,公不离婆,称不离砣,你们的意思我明白,我批准。
  8. 造句 就算是军政府也无理由干预,这里是一方保甲说了算,他们与保甲的关系,简直是公不离婆、秤不离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