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jiàn yú xīn
成语解释: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不努力
繁体字形:不見輿薪
英文翻译:No salary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舆:1.车:舆马。舍舆登舟。2.车上可以载人载物的部分。3.指轿:肩舆。彩舆。4.地:舆地。舆图。5.众多;众人的:舆论。舆情。
薪:1.柴火:釜底抽薪。米珠薪桂。2.薪水:加薪。发薪。月薪。年薪。3.姓。
哎哟,今天咱们来聊聊成语“不见舆薪”。说白了,这词儿乍一听有点玄乎,但意思其实挺直白——字面意思是“看不见一车柴火”,用来形容人忽略显而易见的重大事物。比如你朋友天天抱怨手机卡顿,却死活不肯清理相册里5万张照片,这不就是典型的“不见舆薪”嘛!
等等,这成语到底咋用才对?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开会时,领导拼命纠结PPT配色,反而对项目预算超支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时候你就能说:“领导这波操作,简直是不见舆薪啊!”你看,这种“抓小放大”的行为,是不是特别容易引起共鸣?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这成语和‘一叶障目’有啥区别?”好问题!虽然都是形容看不清真相,但“一叶障目”更强调被小事蒙蔽,而“不见舆薪”侧重主动忽略关键矛盾。比如说家里水管爆了还忙着擦地板水渍,这就属于“不见舆薪”;要是因为盯着地板反光没看到漏水,那才是“一叶障目”。
个人觉得啊,现代人更容易掉进“不见舆薪”的坑里。你想想,咱们现在天天被各种APP推送轰炸,反而容易忽略真正重要的事。就像有人为了抢直播间优惠券熬夜到两点,结果第二天重要会议迟到——这不就是新时代的“舆薪”被手机屏幕挡住了么?
话说回来,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我自个儿的经验是定期做优先级排序。比如把待办事项分成“柴火级”(重要不紧急)和“稻草级”(紧急不重要)。上个月我就是靠着这方法,成功阻止了自己花3小时挑手机壳,却忘了给客户发报价单的糗事。
最后提一嘴,这个成语其实源自《孟子》,原本是批评那些“见小利而忘大义”的人。放到现在看,老祖宗的智慧还真不过时。下次遇到那种“捡了芝麻丢西瓜”的情况,不妨甩出这句成语,保管显得既有文化又不失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