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成语解释: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成语出处:《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束手就擒
英文翻译:allow oneself to be seized without putting up a fight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就:1.凑近;靠近:迁就。避难就易。2.到;开始从事:就位。就业。就寝。就学。就职。3.被;受:就歼。就擒。4.完成;确定:成就。功成名就。生铁铸就的,不容易拆掉。5.趁着(当前的便利);借着(有时跟“着”字连用):就便。就近。就手儿。就着灯光看书。6.一边儿是菜蔬、果品等,一边儿是主食或酒,两者搭着吃或喝:花生仁儿就酒。7.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就工作经验来说,他比别人要丰富些。8.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我就来。您稍等一会儿,饭就好了。9.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他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了。大风早晨就住了。10.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想起来就说。卸下了行李,我们就到车间去了。11.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只要用功,就能学好。他要是不来,我就去找他。谁愿意去,谁就去。12.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等: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我们一个小组就十个人。他三天才来一次,你一天就来三次。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13.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表示容忍:大点儿就大点儿吧,买下算了。14.仅仅;只:以前就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15.表示加强肯定:我就知道他会来的,今天他果然来了。我就不信我学不会。那就是他的家。幼儿园就在这个胡同里。16.表示假设的让步,跟“就是”2相同:你就送来,我也不要。
擒:抓;捉拿:生擒。欲擒故纵。擒贼先擒王。
“束手就擒”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悲壮,到底是形容什么场景呢?比如老张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债主上门时他既不躲也不逃,反而主动摊开双手说“你们看着办吧”。这种放弃抵抗的状态,就是典型的束手就擒。
有人会问:明知要吃亏为什么还要认命?其实这和当代职场中的躺平现象很像。就像程序员小王连续加班三个月后,突然在项目会议上说“系统bug改不完,你们换人吧”。这种主动暴露弱点的做法,看似消极,实则蕴含着“以退为进”的生存智慧。
历史故事里也有经典案例。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单被困即墨城,故意打开城门让燕军长驱直入,结果用火牛阵反败为胜。这种看似束手就擒的假动作,反而成了绝地反击的铺垫。可见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表面妥协之下。
现代人面对困境时,完全可以选择更有创造力的应对方式。就像去年社区拆迁纠纷中,李大妈没有像邻居们那样堵门抗议,而是组织大家拍纪录片记录老街区故事。这种把危机转化为文化保存的行动,比单纯的抵抗或认输更有建设性。
我始终相信,所谓束手就擒不该是终点站,而更像是人生路上的临时停车点。就像登山者遇到暴风雪时会搭帐篷暂避,但绝不会因此放弃登顶。关键要分清什么时候需要保存实力,什么时候必须全力突破。毕竟生活的考场里,交白卷永远不是唯一选项。
下次当你觉得走投无路时,不妨试试这个思考题:眼前的选择是真的山穷水尽,还是藏着柳暗花明的可能性?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那些看似必须认输的处境,反而能成为新故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