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ěi bù shèng shōu
成语解释: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成语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美不勝収
英文翻译:too beautiful to be absorbed all at once
美:1.美丽;好看(跟“丑”相对):这小姑娘长得真美。这里的风景多美呀!2.使美丽:美容。美发。3.令人满意的;好:美酒。价廉物美。日子过得挺美。4.美好的事物;好事:美不胜收。成人之美。5.得意: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6.姓。7.指美洲:南美。北美。8.指美国:美圆。美籍华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胜:[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胜仗。取胜。2.打败(别人):以少胜多。战胜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胜于雄辩。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胜景。胜境。引人入胜。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胜任。不胜。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胜。[shēng]肽的旧称。
收: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收拾。收藏。收集。收篷。衣裳收进来了没有?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收回。收复。收税。没收。收归国有。3.获得(经济利益):收入。收益。收支。4.收获;收割:收成。秋收。麦收。今年早稻收得多。5.接;接受;容纳:收报。收留。收容。收礼物。收徒弟。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收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7.逮捕;拘禁:收监。8.结束;停止(工作):收工。收操。收场。
说到"美不胜收",这个词总让人联想到那些让人目不暇接的美好景象。比如漫步在苏州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池沼相映成趣,粉墙黛瓦间点缀着几株红枫,这种视觉上的盛宴完全可以用"美不胜收"来形容。但有个核心问题:这个词只能用来形容自然风光吗?其实不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展览、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集市,只要美好事物多到看不过来,都适用这个成语。
记得去年参观敦煌壁画特展时,洞窟复原场景与数字投影交织,飞天衣袂飘飘,菩萨宝相庄严,解说员那句"这些千年艺术瑰宝真是美不胜收"至今难忘。这时候有人会问:用"美不胜收"会不会太夸张?关键在于"量"与"质"的叠加——单个作品或许惊艳,但当数百件精品汇聚,视线所及处处精彩,这个词就恰如其分了。
有趣的是,现代人常把这个成语用在美食场景。比如自助餐厅摆满各国料理,有人感叹"这些美食美不胜收"。这算不算误用?严格来说,成语本意侧重视觉享受,但语言本身在演变。只要语境中能传达"美好事物太多看不过来"的意境,适当延伸使用也未尝不可,就像我们用"秀色可餐"形容美人一样。
个人认为,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美不胜收"的使用场景反而在扩展。当博主用航拍镜头展现油菜花海,当非遗传承人展示满墙的刺绣作品,弹幕里刷屏的"美哭了""眼睛不够用",本质上都在表达"美不胜收"的意境。这种语言的生命力恰恰体现在与时俱进的包容性上。
最后要提醒的是,使用时要注意情感色彩。这个词自带积极属性,不能用于消极场景。比如不能说"垃圾堆得美不胜收",这种反讽用法会破坏成语原有的美感。当我们站在山顶俯瞰云海翻涌,或是翻开相册重温旅行记忆,让"美不胜收"成为记录美好的语言印章,或许就是对这个成语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