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hǎo
  • d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shí hǎo dǎi

成语解释: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辨是非,不懂别人的好意

繁体字形:不識好歹

英文翻译:not to know chalk from cheese

不识好歹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歹:1.坏(人、事):歹人。歹徒。为非作歹。2.姓。

成语评论

哎呦喂,说到"不识好歹"这词儿,不少人可能会一拍大腿:"这不就是形容那些给脸不要脸的人吗?"您还别说,这理解还真八九不离十。那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个成语的用法,保准让您听得明明白白!

举个栗子:隔壁老王家闺女考上重点大学,亲戚们凑钱给她买电脑,结果这丫头片子嫌不是最新款,当场把红包摔地上。您说这不叫"不识好歹"叫啥?这就好比人家给你递伞挡雨,你非说伞面花色太老气!

等等,这里头有个问题:到底怎么区分"不识好歹"和单纯提要求?说白了,关键看态度!要是客客气气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我暂时不需要",这叫分寸;要是摆着臭脸说"就这破玩意儿还好意思送人",那就是典型的给脸不要脸了。

话说回来,我倒是觉着现在有些年轻人容易中招。前些日子看新闻,有个实习生嫌主管给的工作太基础,当着全组人把文件扔回桌上。要我说啊,这就像吃饺子嫌醋不够酸,可您连擀面杖都还没摸过呢!

您猜怎么着?这成语还能变着花样用。比如劝架时说:"老张你别不识好歹,李哥这是为你好",或者安慰人说:"咱不跟那些不识好歹的人较劲"。不过得注意场合,别逮谁都说人家不识好歹,容易挨削!

依我看呐,这成语就像面照妖镜,专门照出人情世故里的糊涂蛋。但话又说回来,谁还没个犯浑的时候?关键是要长记性。下次遇到别人好心帮忙,咱就算不领情,至少也得说声"劳您费心",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唠叨一句:待人接物就像吃火锅,甭管是麻辣锅还是清汤锅,总得先尝尝再说咸淡。遇到事儿别急着下结论,多换几个角度看问题,保准能少闹些"不识好歹"的笑话。得嘞,今儿就唠到这儿,您且慢慢琢磨去吧!

不识好歹的造句

  1. 造句 这个人真不识好歹,你越谦让他,他就越是得理不饶人。
  2. 造句 他要不识好歹,跑来动一动,我就同他拼到底!
  3. 造句 人家好心劝你,你倒出口伤人,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4. 造句 黑麻子怒叫道:不识好歹的贱狗!
  5. 造句 那个贼不识好歹竟要抢劫一个女警察.
  6. 造句 俺说过多回了,他们全是懒虫,不识好歹.
  7. 造句 你真不识好歹!一个老笑着的女人有多好!
  8. 造句 将军如此推诚置腹,我岂能不识好歹。
  9. 造句 莫要不识好歹,我也是以故人之情才奉劝一句。
  10. 造句 老板娘自讨没趣,嘴巴还骂骂咧咧说不识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