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ìng
  • rén
  • chī
  • j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ng rén chī jīng

成语解释:让人感到惊讶

成语出处: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繁体字形:令人吃惊

英文翻译:amazing

令人吃惊的意思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兴奋。3.美好:令名。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5.时节:冬令。6.古代官名:县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3.复姓。[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奶。吃药。2.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吃墨。4.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吃掉敌人一个团。拿车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亏。吃惊。吃批评。7.耗费:吃力。吃劲。8.被(多见于早期白话):吃他耻笑。9.见〖口吃〗。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成语评论

成语作为汉语的精髓,常让人感叹古人用词的巧妙。但有些成语的实际用法,可能和字面意思的“反差萌”让人会心一笑。比如“鸡飞狗跳”原本形容混乱场面,但用在现代家庭场景里,反而能制造幽默感。

问:成语“鸡飞狗跳”能有多离谱?比如朋友搬家时,三只猫打翻纸箱、狗叼着拖鞋满屋跑,你拍视频配文“今日搬家实录:鸡飞狗跳”,既准确又自带画面感。这种把动物拟态用在人类生活里的“错位表达”,反而让语言更鲜活。

问:成语只能严肃使用吗?以“守株待兔”为例,传统语境是批评人不懂变通。但如果同事总指望客户主动找上门,你调侃一句“别当现代版守株待兔啦”,既点明问题又不显说教。成语的贬义属性被弱化,成了职场沟通的润滑剂。

问:过时的成语还能翻新吗?像“对牛弹琴”常被用来抱怨沟通困难。但有人直播给自家奶牛放钢琴曲,配文“今日份对牛弹琴实验”,评论区立刻变成段子现场。这种主动解构成语的行为,反而让老词焕发新生机。

个人觉得,成语就像乐高积木,关键在于怎么拼接。用办公室打印机卡纸的抓狂瞬间形容“火烧眉毛”,比直接说“着急”更有感染力。语言的生命力本就在于打破常规,下次遇到令人头秃的场景时,不妨试试用成语制造“反差萌”——说不定就解锁了新表达方式。

观察身边的生活细节,很多成语的现代版用法其实早已存在。与其死记硬背词典解释,不如把它们当作调味料,给日常对话加点意想不到的风味。毕竟,能让听者会心一笑的表达,才是语言最本真的魅力。

令人吃惊的造句

  1. 造句 瀑布下趟,水与水拍打的声音,令人吃惊,像是全世界的人都在拍掌发出响亮的声音。
  2. 造句 七岁的孩子就写出这样好的诗,真令人吃惊。
  3. 造句 最令人吃惊的是,穷人从事生产劳动,而富人却坐享其成。
  4. 造句 小商贩扯着嗓门漫天要价,令人吃惊而又厌恶。
  5. 造句 眼镜蛇心脏极受欢迎,这一点都不令人吃惊:要体验奇特的亚洲经历,吞吃活眼镜蛇心脏必不可免。
  6. 造句 在第一天,我的僚属们的意见是令人吃惊的鹰派意见.
  7. 造句 这两人令人吃惊地又在98年世界杯上聚首了,马特乌斯代替受伤的萨默尔打清道夫。
  8. 造句 我在中国留学的时候,有几个语伴,他们有着令人吃惊的学习成绩,并且教给我很多背单词的技巧。
  9. 造句 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忽然变得很受欢送,许多人想要宠物猪。
  10. 造句 这里收集了令人吃惊的纽约城追溯到20世纪前半页的历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