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è
  • jiàn
  • shā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è jiàn shā rén

成语解释:见“借刀杀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借别人的手害

繁体字形:借劍殺人

英文翻译:do harm to sb . through the hands of another

借剑杀人的意思

借:1.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他借书。跟人借钱。把笔借给我用一下。2.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借出:借书给他。借钱给人。3.假托:借故。借端。4.凭借;利用:借助。借手(假手)。5.(有时跟“着”连用)引进动作、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事物等:借着灯光看书。借出差的机会调查方言。“藉”

剑:1.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2.(Jiàn)姓。

杀: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战斗,搏斗:杀出重围。3.消减:杀风景。4.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5.收束:杀价。杀尾。6.勒紧,扣紧:杀车。7.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借剑杀人”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桥段,但现实中它究竟怎么用?举个例子:公司里老张想挤走竞争对手小李,却故意在领导面前夸小李“能力强到可以单独开拓新市场”,结果领导真把小李调去偏远部门——这算不算老张“借了领导的权力之剑”达成目的?

问题一:借剑杀人和直接冲突有什么区别?直接冲突像两人掰手腕,输赢全凭力气;借剑杀人却是把裁判拉到自己阵营,让对方输得莫名其妙。比如历史上曹操挑拨孙权与刘备互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这种四两拨千斤的策略,往往比正面硬刚更隐蔽高效。

问题二:现代社会还有这种操作吗?同事聚餐时“不经意”提到小王经常提前下班,这话传到主管耳朵里就成了考勤问题。这种通过第三方传递负面信息的方式,本质也是借他人之口达成目的。不过要注意,长期使用这种手段容易损耗人际信任。

个人观点:借剑杀人的智慧在于资源整合,但就像双刃剑,用得好能化解僵局,用不好会反噬自身。我曾见过创业者巧妙借助投资方压力促使团队改革,这比老板直接发号施令有效三倍。关键在于把握“借力”与“操纵”的分寸——前者是策略,后者可能变成权谋游戏。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它其实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蝴蝶效应。就像小区里有人故意在业主群发模糊照片暗示物业失职,引发集体投诉后,真正的始作俑者早已达到更换物业公司的目的。这种信息时代的“借剑”手法,往往藏在朋友圈点赞和微信群聊的细微波澜里。

当我们在讨论借力打力的生存智慧时,别忘了任何策略都有适用边界。就像诸葛亮借东风需要先观天象,现代人运用这类方法前,至少要看清三个要素:借的“剑”是否锋利,持剑者是否自愿,以及最终会不会伤及无辜。毕竟,真正的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收剑入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