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ng lì zhī nián
成语解释:指三十岁。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三十而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指三十岁
繁体字形:當立之年
英文翻译:thirty years of age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哎呦喂,说到“当立之年”这成语,你听过吗?说白了就是人到三十岁左右,该成家立业、站稳脚跟的年纪。但问题来了——这“立”到底指啥?是事业成功、家庭圆满,还是找到人生方向?咱先不急着下结论,往下唠你就明白了。
举个栗子,隔壁老王家儿子刚满三十,工作五年升了部门主管,媳妇儿上个月刚生二胎,街坊都说他“正当立之年”。不过你细品,这“立”可不光是物质层面的达标,更像是种社会时钟的催促。就像我妈总念叨:“三十了还单着?你这立得不够稳啊!”
咱换个角度想,现在年轻人谁还按部就班?认识个搞自媒体的姑娘,二十九岁辞职环球旅行,靠拍视频养活自己。按老辈人标准这叫“不务正业”,可人家觉着这才是真正的“立”——立的是独立人格和自由选择。所以说嘛,这成语在现代社会得活学活用,不能死磕字面意思。
敲黑板划重点啦!核心问题其实是:而立之年必须按传统剧本走吗?我看未必。有人三十岁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也有人三十岁还在读博搞科研,更有人三十岁重启人生换赛道。关键不在年龄数字,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就像打游戏,有人速通有人全成就,玩法不同而已。
最后唠句实在的,甭管外界怎么说“当立之年”,咱得守住自己的时区。你看那些大器晚成的大佬,四十岁才创业的比比皆是。人生又不是俄罗斯方块,非得严丝合缝对齐不可。只要脚下有路、眼里有光,管他三十还是四十,都是最好的“当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