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ī hè zhī nián
成语解释:龟鹤的寿命很长。比喻人的寿命很长
成语出处:晋·郭璞《游仙》:“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祝寿等
繁体字形:龟鹤之年
英文翻译:Year of crane
龟:[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皲”。[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提到“龟鹤之年”,你可能会好奇:这成语到底想表达啥?其实它和“龟年鹤寿”类似,都用来祝福长辈健康长寿。比如隔壁张奶奶过九十大寿,孙子在贺卡上写:“愿您享龟鹤之年,日日笑开颜”——这就是把长寿祝福藏在生活场景里的典型例子。
有人问:龟和鹤为啥能代表长寿?原来古人观察到龟能活数百年,鹤常栖于仙境,这两种动物自然成了长寿图腾。就像现代人用“活成老神仙”形容高寿老人,本质上都是对生命力的美好想象。
在文学作品里,这个成语常带来画面感。比如:“山间古松下,老者银须飘飘,颇有龟鹤之年的气度。”短短一句,既点出年龄特征,又勾勒出超然物外的意境。这种用法比直接说“百岁老人”多了几分文化韵味。
不过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现在年轻人过生日反而爱用这个成语自嘲。朋友圈常见“本仙女今日正式迈入龟鹤之年(指25岁)”的搞笑文案。这种古今碰撞恰恰说明,传统文化符号正在被赋予新的幽默感。
我常想,与其单纯追求寿命长度,不如像龟鹤那样活得从容。龟在陆上慢慢爬,鹤在空中悠悠飞,这种不慌不忙的生命节奏,或许才是长寿的真正秘诀。下次给长辈祝寿时,不妨加上句:“愿您既有龟的稳健,又有鹤的轻盈”,祝福语瞬间变得更立体。
回到现实场景,医院体检中心挂着“科学养生享龟鹤之年”的标语,这提醒我们:传统祝福要与现代健康理念结合。定期体检搭配良好心态,才是当代人实现“龟鹤之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我们在春联上写下“龟鹤同春”时,不仅是延续文化传统,更是在传递对生命延续的美好期盼。这种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或许就是成语最动人的力量——它让祝福变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带着鲜活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