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àn
  • zhī
  • l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à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功劳大

繁体字形:汗馬之勞

英文翻译:meritorious military service

汗马之劳的意思

汗:[hàn]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hán]可汗(kèhán)的简称。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成语评论

汗马之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战马流汗的辛劳”,用来形容在艰难任务中付出的巨大努力。比如:“公司能拿下这个项目,全靠团队几个月的汗马之劳。”这里强调的是集体长期奋斗的成果。

有人问:“汗马之劳只能用在职场吗?”当然不是!比如历史故事中,将军带兵击退敌军,可以说“他立下汗马之劳,保住了边境安宁”;再比如科研人员为攻克技术难题熬夜实验,也能用“他们的汗马之劳推动了行业进步”。这个成语的核心是“用行动证明价值”,场景可以很广。

再举一个生活化的例子:“社区志愿者连续一周清理台风后的街道,这份汗马之劳让居民们感动不已。”你看,只要是为目标拼命付出的状态,都能用它来形容。不过要注意语境——如果只是简单完成分内工作,可能更适合用“尽职尽责”这类词。

为什么现代人还需要关注“汗马之劳”?我个人觉得,它提醒我们珍惜那些“看不见的努力”。比如创业者初期每天只睡四小时,运动员带伤训练,这些背后的坚持往往比结果更值得尊敬。当然,努力不等于盲目拼命,平衡健康与目标同样重要。

最后分享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游戏玩家群体里,有人把熬夜通关高难度副本戏称为“献祭汗马之劳”。这种幽默化使用反而让成语更贴近年轻人,说明语言本身也在适应时代变化。下次你想夸别人“拼尽全力”时,试试这个词,既生动又有文化厚度。

汗马之劳的造句

  1. 造句 卫元是条汉子,曾经是我的部下,为我立下了不少汗马之劳。
  2. 造句 夷狄之地,又何足烦汗马之劳呢?诗经说,王道守信,则远夷来服。
  3. 造句 只是可惜我一生汗马之劳付之流水,教我如何死得瞑目。
  4. 造句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5. 造句 大人物的一夕思虑便是基层人的汗马之劳。
  6. 造句 诸子无汗马之劳,位至柱国、刺史。
  7. 造句 这三个人都为蜀汉立下了汗马之劳,不世之功。
  8. 造句 我们与先帝共兴大业,辛苦耕耘;你无汗马之劳,凭什么坐享其成?
  9. 造句 而电视剧作为观众注意力消费最多的节目类型,为省级卫视传媒城堡的搭建以及收视疆域的拓展立下汗马之劳。
  10. 造句 在新人类与古人类战斗初期,第一代机械装甲战士为联邦政府立下了汗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