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ǎ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成语出处:《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犬馬之勞
英文翻译:serve like a dog or a horse
犬:狗:警犬。猎犬。牧犬。军用犬。丧家之犬。鸡鸣犬吠。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犬马之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老派,但它的含义放在今天依然鲜活。比如同事小李为了帮团队赶项目进度,主动加班整理资料、协调流程,甚至牺牲周末时间。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笑着说:“我就是想尽点犬马之劳而已。”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犬马之劳”是说像狗和马一样干活吗?其实这个成语更多强调的是不计回报的付出精神,就像古代忠臣对君主的赤诚之心。
记得邻居张阿姨疫情期间主动当社区志愿者,每天给居家隔离的居民送菜送药。有人问她图什么,她摆摆手说:“就是尽些犬马之劳,能帮就帮。”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中的“犬马之劳”其实和地位无关,更多是平凡人之间互相扶持的温暖。就像小区里自发形成的互助小组,谁家有事大家搭把手,这种朴实的善意反而让成语焕发出新意。
有个朋友创业时资金链断裂,几个老同学二话不说凑钱帮他渡过难关。后来公司起死回生,他感慨道:“当年你们为我效的犬马之劳,我这辈子都记得。”这引发一个思考:不求回报的帮助是否过时了?在我看来,真诚相助永远珍贵,但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就像帮朋友搬家是情分,若对方得寸进尺总让你当免费劳力,这时候的“犬马之劳”就变味了。
观察职场会发现,真正靠谱的团队合作往往自带“犬马之劳”的属性。比如跨部门协作时,有人主动承担额外工作却不邀功,这种踏实作风反而赢得更多信任。但要注意别把奉献精神变成自我感动,就像古人说的“犬马之劳”本是对上位的忠诚,现代社会更讲究双向奔赴的协作关系。
最后想到个有趣现象:很多年轻人虽然不知道成语出处,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犬马之劳”的现代版。比如主动帮独居老人修家电的00后志愿者,默默为流浪动物搭建避雨棚的爱心人士。这些微小却持续的行动,或许比书本上的成语更有生命力。毕竟语言会变迁,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连结永远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