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ǎn
  • zhī
  • b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uǎn mǎ zhī bào

成语解释: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报答恩情

繁体字形:犬馬之報

英文翻译:Dog and horse

犬马之报的意思

犬:狗:警犬。猎犬。牧犬。军用犬。丧家之犬。鸡鸣犬吠。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报:1.传达;告诉:报告。报名。2.传达新闻、消息的文字或信号:报纸。捷报。电报。3.某些刊物:周报。学报。4.报答;报复:报恩。报仇。报应。

成语评论

犬马之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风,但它传递的情感却特别实在。比如,小李在创业失败时被朋友老张拉了一把,后来他总说:“老张的恩情,我这辈子定当犬马之报。”这里的“犬马”可不是骂人,而是用狗和马的忠诚来比喻自己会全力回报对方。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非要用“犬马”来形容报恩?其实这和古人对动物的观察有关。狗看家护院、马任劳任怨,都是默默付出的形象。用它们作比喻,比直接说“我会报答你”更有画面感,也显得更真诚。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王阿姨退休后帮邻居照顾孩子三年,邻居小姑娘考上大学后对她说:“您就像我亲奶奶,以后我给您养老,犬马之报说到做到!”这里没有华丽的承诺,但“犬马”二字让人感受到一种接地气的决心。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还适用这种老说法吗?我觉得关键在于态度。现在年轻人可能不会真的去当牛做马,但主动帮恩人跑腿办事、逢年过节送点心意,其实都是“犬马之报”的现代版。感恩的本质,从来不是形式,而是那份放在心上、愿意行动的心意。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反向思维里。比如公司老板给员工超额发奖金时说:“大家去年的犬马之劳我都记着”,既肯定了员工的付出,又带着点幽默。你看,传统文化也能和现代职场擦出火花。

最后说点个人想法:与其把“犬马之报”当成压力,不如看作情感连接的机会。就像春天埋下一颗种子,不一定非要长成参天大树,哪怕开朵小花,也是温暖的回应。人与人之间,不正是靠这些点滴的感恩慢慢织成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