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ǎn
  • zhī
  • y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uǎn mǎ zhī yǎng

成语解释:供养父母的谦辞。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犬馬之養

英文翻译:Dog and horse

犬马之养的意思

犬:狗:警犬。猎犬。牧犬。军用犬。丧家之犬。鸡鸣犬吠。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养: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成语评论

犬马之养”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狗和马需要“养”,人也要“养”,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原意是批评那些对父母只做到物质供养、却缺乏真心敬爱的人——就像养狗养马一样,只是喂饱它们,但缺乏情感投入。

举个例子:古代有个富商,每月给父母寄钱,但十几年不回家探望。邻居感叹:“这哪是孝子?分明是犬马之养!”这里就点出了核心问题:赡养父母如果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而忽视情感关怀,就违背了孝道的本质。

那么问题来了:现代社会物质条件好了,“犬马之养”的现象消失了吗?其实不然。比如年轻人忙于工作,给父母买保健品、请保姆,但很少陪他们聊天;逢年过节发红包,却连电话都懒得打。这些行为虽然比古代更“体面”,但依然陷入了“用物质代替真心”的陷阱。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的误解也值得一说。有人以为“犬马之养”是夸人孝顺,就像精心饲养宠物一样。这其实颠倒了原意。比如某电视剧里,儿子给母亲买豪宅豪车,却从不关心她的孤独,弹幕却刷着“真是犬马之养”,这就是典型的用错成语的反面教材。

个人认为,现代人更需要警惕“隐形犬马之养”。比如用智能手表监测父母的健康数据,却不愿听他们唠叨家长里短;朋友圈晒给爸妈买的礼物,但私下连视频通话都嫌麻烦。科技便利反而让人更容易用“效率”掩盖真情——这或许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的另一种诠释。

如何避免成为“犬马之养”的践行者?不妨试试“五分钟法则”:每天花五分钟,放下手机,纯粹听父母讲一件小事。你会发现,真正的孝心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你是否愿意把父母当成“人”而非“责任”来对待。就像春天的雨,不需要瓢泼倾盆,绵绵不绝的湿润才更能滋养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