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ǎn
  • zhī
  • l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uǎn mǎ zhī liàn

成语解释: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忠诚

繁体字形:犬馬之孌

英文翻译:Love between a dog and a horse

犬马之恋的意思

犬:狗:警犬。猎犬。牧犬。军用犬。丧家之犬。鸡鸣犬吠。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恋:1.恋爱:初恋。失恋。恋人。2.想念不忘;不忍分离:留恋。恋家。恋恋不舍。3.姓。

成语评论

提到"犬马之恋"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宠物与主人的亲密关系。其实这个出自《后汉书》的成语,原意是比喻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就像狗和马对主人的依恋。比如在职场中,有位老员工二十年如一日为公司付出,即便多次有跳槽机会也选择留下,这种坚持就暗含"犬马之恋"的精神内核。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又不是封建时代,这个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忠诚与责任感始终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就像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医护人员在疫情中逆行而上,这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正是当代"犬马之恋"的生动写照。

笔者在博物馆工作时,曾遇见一位义务讲解员。他退休后坚持每周来馆三次,风雨无阻讲解八年。当被问及缘由,他抚摸着展柜说:"这些文物就像我的老朋友。"这种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何尝不是新时代"犬马之恋"的另一种演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用于单纯的情感依赖关系。比如有文章描写主人与宠物狗形影不离,就冠以"犬马之恋"的标题。实际上,成语本身更强调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忠诚奉献,而非平等的情感互动。就像向日葵永远追随太阳,但太阳并不会为某朵花改变轨迹。

或许有人会困惑:"这种单方面的忠诚是否过时了?"在我看来,关键在于理解忠诚的现代转化。当代社会中的"犬马之恋",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责任感。就像优秀企业培养员工归属感,员工自然会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这种双向奔赴的忠诚才更具生命力。

语言就像流动的江河,成语的含义也会随时代变迁产生涟漪。当我们使用"犬马之恋"时,既要尊重其历史渊源,也要思考如何在现代语境中赋予它新活力。毕竟,忠诚这个主题永远不会过时,变化的只是承载它的形式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