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 tuì hú yí
成语解释: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处事犹豫
繁体字形:進退狐疑
英文翻译:Hesitation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退: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后退。倒退。进退两难。2.使向后移动:退兵。退敌。把子弹退出来。3.退出;离开:退席。退职。退伍。退伙。引退。4.减退;下降:退色。退烧。潮水已经退了。5.退还:退钱。退货。退票。把这份礼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销:退聘。退婚。
狐: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疑:[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拟”,比拟。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明明站在十字路口,却像被胶水粘住了脚,既不敢大步向前,又不甘心退后?这种纠结的状态,用成语“进退狐疑”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比如朋友小王最近就深陷这种困境。公司要派员工驻外两年,晋升机会和家庭责任在他脑子里打架:去了可能错失孩子成长关键期,不去又怕职业发展受限。这让我想到《三国演义》里的袁绍,官渡之战前谋士们各执一词,他捧着情报在营帐里转圈,硬是把战机转没了。
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卡在“进退狐疑”里?其实犹豫本身不是坏事,就像汽车在岔路口减速是为了安全。但过度纠结就像踩着刹车不放,发动机空转烧油。现代社会的信息爆炸加剧了这种焦虑——我们总在担心错过更好的选项,就像面对外卖软件里上百家餐馆,反而饿着肚子选不出吃什么。
记得去年帮表妹填志愿,她把各校就业率、宿舍条件、城市气候做成Excel对比表,最后截止日当天还在改顺序。这种看似理性的分析,本质上是用数据掩盖内心的不确定。
破局的关键藏在细节里观察那些能快速决策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建立自己的选择标尺。邻居张阿姨买房子时就明确三点:离医院15分钟车程、有电梯、朝南户型,不符合的直接pass。这让我想起苏轼在《晁错论》里说的“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最近在健身房认识的老李更有意思,他定下“七分钟法则”——小事考虑不超过七分钟,大事不超过七天。虽然听着武断,但确实帮他避开了很多精神内耗。就像古人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黄昏的公园长椅上,总能看到遛弯的老人和玩滑板的少年擦肩而过。这个画面让我想到: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要做的决定,但比起绝对正确的选择,保持向前走的状态或许更重要。毕竟连指南针都是在移动中才能找到方向,站在原地纠结,永远等不到答案自动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