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 chǔ
  • jìn
  • tuì 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ū chǔ jìn tuì

成语解释:出仕或隐退。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等

繁体字形:出處進退

英文翻译:Advance and retreat

出处进退的意思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处:[chǔ]1.居住:穴居野处。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处得来。处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处。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处闹市。处变不惊。设身处地。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完善的阶段。4.处置;办理:论处。处理。5.处罚:处治。惩处。处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处。心灵深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处。总务处。办事处。联络处。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退: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后退。倒退。进退两难。2.使向后移动:退兵。退敌。把子弹退出来。3.退出;离开:退席。退职。退伍。退伙。引退。4.减退;下降:退色。退烧。潮水已经退了。5.退还:退钱。退货。退票。把这份礼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销:退聘。退婚。

成语评论

哎,大伙儿都知道“出处进退”这词儿吧?说白了就是人生中那些该冲还是该怂的纠结时刻。比如成语“进退两难”,这不就是咱们每天的真实写照吗?举个例子,小明想跳槽拿高薪,但又怕新公司压力大,你说他是不是像被夹在火锅和冰激凌中间——爽也不是,痛也不是?这时候啊,核心问题就来了:到底是“进”还是“退”更划算?要我说,得先掂量掂量手里有啥筹码,别光盯着眼前的甜头。

说到“进可攻退可守”这成语,你肯定在电视剧里听过将军们念叨。比方说老王创业搞了个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这不就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吗?万一实体店黄了,网店还能接着卖货,这就叫“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不过核心问题又冒出来了:这种策略会不会让人变得犹豫不决?依我看啊,这招得看用在啥时候,创业初期确实需要灵活,但该梭哈的时候也不能怂。

还记得“退避三舍”这个梗吗?春秋时期晋文公玩的那套以退为进,现在职场照样管用。比如说同事抢功劳,你主动让一步反而显得格局大,老板说不定还高看你一眼。不过这里头有个关键问题:退让会不会被当成软柿子捏?要我说,退让得讲究火候,得让对手明白你不是怕事,而是顾全大局。

突然想到“激流勇退”这词儿,简直是为那些巅峰时期急流勇退的大佬量身定制的。就像运动员拿了金牌立马退役,保住了职业生涯的完美形象。但核心问题又绕回来了:怎么判断啥时候该收手?这事儿就跟吃自助餐似的,得在撑死之前及时停筷子。要我说啊,人得学会见好就收,别总想着把便宜占尽。

最后说说“知难而退”,这成语听着像贬义词,其实有时候挺实在的。比如小张非要跟编程死磕,结果三年没学会还秃了头,后来改行卖烧烤反而发了家。所以说啊,核心问题其实是:坚持和放弃的边界到底在哪儿?我的经验是,得先分清是“方向错了”还是“努力不够”,就像打游戏卡关,该换装备就别硬刚。

说到底,出处进退这事儿就跟炒菜放盐似的,多了齁死,少了没味。关键得看火候,看食材,还得看吃饭的人啥口味。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出处进退的造句

  1. 造句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2. 造句 先生设教以勤俭敬信为训,以求实学务实业为鸽的,以出处进退辞受取与为人生大节,俭以养廉为立品之始。
  3. 造句 乱世或者易代之际,对古代读书人来说,出处进退都是难事。
  4. 造句 韩琦与我一生相知,出处进退,无不了然。
  5. 造句 科举制度对整个唐代的士林心态、风俗习尚以及文学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唐人出处进退的人生选择以及人生哲学的架构意义更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