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àn tiān yào jià
成语解释: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天要价之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无限度地乱开价码
繁体字形:漫天要價
英文翻译:price oneself out of the market
漫:1.到处都是;遍:漫山遍野。黄沙漫天。漫天大雾。2.广阔;长:漫长。长夜漫漫。3.不受约束;随便:散漫。漫谈。漫无限制。漫无目的。4.莫;不要:漫道。漫说。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邀”。4.又同“腰”。
价:[jià]1.价格:物价。调价。物美价廉。无价之宝。这个价可不贵。2.价值:等价交换。3.化合价的简称:氢是一价的元素。4.姓。[jie]用在某些状语的后面:成天价忙。震天价响。[jiè]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漫天要价”的情况。比如在菜市场买水果,老板开口就说:“这荔枝50块一斤,都是今天刚空运来的!”你心里嘀咕:“这价格都能买两斤猪肉了,难道荔枝镶金边了?”这时候你大概率会摆摆手走开,或者试着砍价到正常范围。
有人可能会问:“漫天要价的人到底怎么想的?”其实这和交易场景密切相关。比如在旅游景点,商家知道游客不熟悉当地物价,又可能不会二次光顾,就容易虚标价格。去年我在古镇旅游时,亲眼见过标价380元的“手工银饰”,结果隔壁巷子里的老师傅摊位上,同款只卖80元。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装修市场。朋友家翻新卫生间,装修队初次报价8万元,还说“用的是进口防水材料”。后来他拿着这份报价单咨询业内人士,对方笑着指出:同样规格的材料和工时,市场价其实不超过5万。这种“先开高价试探客户”的做法,本质上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
那遇到漫天要价该怎么办呢?我的经验是保持冷静比价。上周去二手书店淘绝版书,老板开口要价200元,我没急着还价,而是用手机查了网购平台的二手价——最高才标120元。当我展示搜索结果后,老板立刻改口:“哎呀看错了版本,这本确实只值100块。”掌握信息主动权,往往能让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不过换个角度看,漫天要价有时也是种商业策略。古董市场里,摊主故意把仿古花瓶标价十万,可能只为吸引眼球。有次我问摊主:“这花瓶成本最多三百吧?”他嘿嘿一笑:“总得给买家留足砍价空间嘛!”这种定价游戏虽然夸张,倒成了某些特殊行业的潜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漫天要价不等于诈骗。前者是愿打愿挨的价格博弈,后者涉及虚假宣传。作为消费者,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就像买菜时大妈们常说的:“嫌贵您往别家转转,货比三家不吃亏。”只要市场存在充分竞争,不合理的虚高价格终究会被淘汰。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直播带货中反而很少出现漫天要价。主播们喊着“全网最低价”吸引观众时,其实正用透明化定价消解了传统议价场景。这种转变或许预示着,随着信息越来越对称,漫天要价的空间会逐渐缩小,这对买卖双方未尝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