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
  • tuì 退
  • l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n tuì láng bá

成语解释:跋:踩,踏。比喻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繁体字形:进退狼跋

英文翻译:Advance and retreat wolf Ba

进退狼跋的意思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退: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后退。倒退。进退两难。2.使向后移动:退兵。退敌。把子弹退出来。3.退出;离开:退席。退职。退伍。退伙。引退。4.减退;下降:退色。退烧。潮水已经退了。5.退还:退钱。退货。退票。把这份礼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销:退聘。退婚。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跋:1.在山上行走:跋山涉水。2.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跋语。题跋。本书的跋写得很精彩。

成语评论

进退狼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进退两难”意思相近,描述的是人在面临选择时,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像被绊住一样难以行动的状态。举个例子:公司有个项目推进到一半,突然发现预算严重超支——继续做可能亏钱,中途放弃又怕影响信誉。这时候负责人就像被绳子捆住手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就是典型的“进退狼跋”。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狼来比喻这种困境?”原来成语出自《诗经》,原句“狼跋其胡”描绘的是狼走路时前脚踩到自己下巴的垂肉(胡),后退又被尾巴绊住的滑稽模样。这种动物世界的窘境,意外地映射出人类社会的决策难题。就像我们在职场中,有时候接下新任务怕能力不足,推辞又担心错失机会,这种纠结是不是和那只被自己绊倒的狼很像?

再比如年轻人常遇到的抉择:毕业后该考研还是工作?继续读书可能错过就业黄金期,直接工作又担心学历不够用。这时候不妨学学老猎人的智慧——遇到野兽夹子时,与其拼命挣扎,不如先保持静止观察环境。我见过不少朋友在这种“夹缝期”反而通过实习、线上课程等方式打开了新通道,这说明看似僵局的状态里往往藏着转机。

有趣的是,历史故事里也藏着“进退狼跋”的智慧。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明知道会触动贵族利益,但停止改革国家又会停滞不前。他选择顶着压力推进,虽然最终个人结局悲惨,却为秦国崛起奠定基础。这告诉我们,有些困境本身就在推动历史进程,关键是要找到行动的意义支点。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比古人面临更多选择焦虑。点外卖要纠结半小时,换工作要在十几个招聘APP间来回切换。但换个角度看,这种“幸福的烦恼”恰恰说明我们拥有前人难以想象的自由选择权。下次再遇到进退两难的情况,不妨给自己泡杯茶,把利弊逐条写在纸上——很多时候答案就藏在书写的过程中。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观察公园里学走路的孩子,他们摇晃着迈步时,其实每秒钟都在经历微型的“进退狼跋”。但正因为不怕摔倒的尝试,才最终学会了奔跑。生活中的困境何尝不是这样?当我们接纳“暂时被绊住”的状态,反而能积蓄突破的力量。记住,沼泽地里长不出大树,但经历过干旱的树木往往根系更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