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 tuì lǚ shéng
成语解释:见“进退中绳”。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進退履繩
英文翻译:Back and forth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退: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后退。倒退。进退两难。2.使向后移动:退兵。退敌。把子弹退出来。3.退出;离开:退席。退职。退伍。退伙。引退。4.减退;下降:退色。退烧。潮水已经退了。5.退还:退钱。退货。退票。把这份礼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销:退聘。退婚。
履: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绳: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3.继续。
“进退履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比喻人做事严格遵循规矩,就像踩着绳子走路一样谨慎。比如在职场中,新人刚入职时常常需要“进退履绳”——按流程提交报告、遵守公司制度,虽然可能显得不够灵活,但能避免踩雷。
有人可能会问:“按部就班会不会限制创造力?”举个具体例子:设计师做方案时,先按客户预算和行业规范“履绳”,再在框架内加入创意元素,反而能让作品既有新意又具可行性。这就像跳格子游戏,规矩划定了范围,但跳跃的方式可以千变万化。
最近看到个有趣的现象:社区里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每天准时站在垃圾桶旁指导居民。这种“进退履绳”的坚持,看似枯燥,但三个月后整个小区的分类正确率提升了60%。规则像隐形的轨道,短期看是约束,长期看却能推动整体进步。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既需要“履绳”的稳定性,也需要突破常规的勇气。就像开车时,交通规则保障安全,但遇到突发状况也需要临时变道。关键是在规矩与创新间找到动态平衡,这或许才是成语背后的深层智慧。
下次看到有人严格按照手册操作设备,或是艺术家在传统技法中加入现代元素,不妨想想“进退履绳”这个词。它不仅是种行为模式,更像生活的节拍器——跟着节奏走,才能跳出更自由的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