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ǐn shí bù ān
成语解释:睡觉、吃饭都不得安宁。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十分忧虑
繁体字形:寢食不安
英文翻译:feel uneasy even when eating and sleeping
寝:1.睡:废寝忘食。2.卧室:入寝。就寝。寿终正寝。3.帝王的坟墓:陵寝。4.停止;平息:其议遂寝(那种议论于是平息)。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遇到什么事儿会让人“寝食不安”?比如你明天要参加一场重要考试,但心里完全没底。这时候可能就翻来覆去睡不着,晚饭也没胃口吃,满脑子都是“考砸了怎么办”——这不就是典型的寝食不安吗?
有人问:“这种状态是不是太夸张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类似体验。就像创业者面对资金链紧张时,整夜盯着天花板数绵羊,白天喝咖啡当饭吃。这种焦虑不是软弱,反而是对事情的重视,关键看怎么转化成行动力。
换个生活场景,新手妈妈发现宝宝反复发烧。她可能凌晨三点还在查育儿百科,早餐凉了都顾不上吃。这时候的寝食不安,藏着为人父母最原始的爱与责任。其实焦虑本身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在行动中找到突破口。
有人疑惑:“这种状态该持续多久?”我的观察是,就像弹簧绷久了会失去弹性,持续超过两周就该调整策略了。比如把大目标拆成小步骤,或者找人聊聊换个视角。记住,暂时睡不着吃不下是人之常情,但别让这种状态成为生活主旋律。
最近看到个有意思的案例:程序员小李赶项目时整整三天没好好吃饭睡觉,结果代码错误率反而上升。后来他改成每天保证六小时睡眠,工作效率提升40%。这告诉我们,与其在焦虑中空转,不如主动打破恶性循环。
说到这儿,想起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偶尔的寝食不安是人生常态,但保持身心健康才是应对挑战的本钱。下次再遇到这种时刻,不妨先深呼吸,给自己煮碗热汤面,或许解决问题的灵感就藏在腾腾热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