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 tuì zhōng dù
成语解释:见“进退有度”。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進退中度
英文翻译:self-controlled
进: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退: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后退。倒退。进退两难。2.使向后移动:退兵。退敌。把子弹退出来。3.退出;离开:退席。退职。退伍。退伙。引退。4.减退;下降:退色。退烧。潮水已经退了。5.退还:退钱。退货。退票。把这份礼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销:退聘。退婚。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度:[dù]1.计量长短:度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度。以能熔化为度。6.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10.姓。[duó]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进退中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其实说的就是做事拿捏分寸的能力。比如朋友聚会时有人激烈争论某个话题,你既不想冷场也不愿站队,这时候说一句“咱们先吃菜,凉了可惜”,是不是既转移了焦点又维持了气氛?这种“该进时打圆场,该退时不较真”的状态,就是进退中度的生动演绎。
有人可能会问:工作中怎么体现进退中度?想象你负责的项目遇到突发状况,同事急着要求立刻调整方案。这时候马上推翻原有计划显得草率,完全拒绝又显得固执。此时可以说:“我们先花半小时梳理风险点,再决定要不要改方向。”既接纳了建议,又避免了冲动决策——这种“刹车式响应”反而能让团队冷静思考。
生活中最难把握的可能是亲子关系。孩子考试成绩下滑,家长如果直接训斥可能引发逆反,完全放任又显得不负责任。试着说:“这次分数确实比上次低,不过你最近练琴时间增加了,是不是学习节奏需要调整?”既指出了问题,又肯定了其他努力。这种“批评裹着肯定”的交流方式,往往比单纯说教更有效。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进退中度更需要“动态平衡”思维。就像骑自行车,完全静止会摔倒,但懂得根据路况调整速度和方向才能平稳前行。与其纠结某个具体选择是否完美,不如培养随时感知环境、灵活调整的能力。毕竟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题,更像是需要持续微调的多选题。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总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懂得“留白”的。就像中国画讲究的虚实相生,处理矛盾时留出三分余地,既给对方台阶下,也给自己转身空间。这种智慧,或许才是进退中度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