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析了朱熹“上下贯通”的哲学体系与其“合和融通”的课程哲学。
但是,在其学术生涯中,薛瑄自觉不自觉地在发展、转变着朱熹哲学。
这说明了朱子的伦理学观点如多数的宋明儒者一样,属于“严格主义”,而非“禁欲主义”。
陈淳是朱熹晚年的高徒,是与黄干并称的朱熹的最主要弟子之一,南宋末年重要的理学家。
甚至短短的一篇《大学》,经过朱熹整理,竟然也能看出经传之别来。
从朱熹对“曾点气象”的矛盾心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大儒那深沉的价值关怀和飞扬的浪漫主义气质。
在朱熹思想的研究中,过度渲染的德性论遮蔽了朱熹经济伦理思想真实面目的呈现。
他的思想作为韩国早期朱子学的一个形态,有其值得重视的意义。
作为集理学之大成的代表人物,朱熹建立了一套精密繁复的理学体系。
不仅如此,朱熹更将这套德礼政刑论述,具体落实在他治理地方的施政措置之中。
朱子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易学思想的演变过程是分不开的。
实际上,朱熹书扇的“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恰是禅语。
朱熹建立起了“朱子学”,李退溪把“朱子学”继承与发展而使具有了浓厚的韩国特色。
朱熹的批评方式在于将诗人之志和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从诗歌中体现志向对诗人做出评论。
中国最伟大的论文莫不是散文式的,包括朱熹、王阳明。
陈淳致力于朱子学的传播,但其学术与朱熹也略有不同。
朱熹提倡史学乃是其格物穷理、经世致用思想的应有之义。
尤其是朱熹理学创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宋明哲学家张载、程颢、朱熹等都受之影响,尤其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
其中,在巴黎书展中,隶书《朱子家训》四条平被巴黎汉学院收藏。
在朱子的性理学中,理是气之所以然,只存有而不活动。
所以研究湖湘学派对朱熹心性论的思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